大華回歸,《向往的生活》第三季收官,這一季都有哪些槽點?

2019-07-23 11:15來源:據(jù)說娛樂 分類: 綜藝收藏

《向往的生活》第三季最后一期播出,大華在大家的期待下回歸,這樣也算是一個完整的結(jié)尾了。

“向往的生活”,顧名思義,是一群人守拙歸園田,為觀眾帶來一副“自力更生,自給自足,溫情待客,完美生態(tài)”的生活畫面,它作為國內(nèi)慢綜藝的代表之作,從開播以來就備受關(guān)注。

大華回歸,《向往的生活》第三季收官,這一季都有哪些槽點?

《向往的生活》第一季豆瓣評分7.5,觀眾初次接觸這樣的慢綜藝,自然有不熟悉之處,這更像是給觀眾的一個適應(yīng)期、過渡期。第二季評分8.1,較第一季來說,進步很大也很成功,積累了一定的粉絲量,也足以看見節(jié)目組的用心良苦。

大華回歸,《向往的生活》第三季收官,這一季都有哪些槽點?

但到了第三季,評分不升反降,又回到了最初的7.5,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一季沒有如愿收獲好評呢?

大華回歸,《向往的生活》第三季收官,這一季都有哪些槽點?

1、滿屏的尷尬

就前兩季來看,最讓觀眾期待的就是“茶話會”,但本季邀請的嘉賓人數(shù)多,范圍雜。就第五期來講,脫口秀演員+演員+歌手+idol+老狼,嘉賓陣容堪稱大雜燴,嘉賓之間相互不熟悉,嘉賓與常駐嘉賓之間不熟悉,大家很難有共同話題可以去聊,滿屏都是尷尬的沉默。有網(wǎng)友表示,這并不是“向往的生活”,而是“上綜藝”,各種宣傳罷了。

大華回歸,《向往的生活》第三季收官,這一季都有哪些槽點?

2、快銷式農(nóng)家樂

本季節(jié)目節(jié)奏太快了,每一期都邀請來了很多嘉賓,大家一來都自覺干活,沒有掙扎、沒有討價還價,與前兩季嘉賓們各種“斗智斗勇”,想著法子偷懶相比,這一季更像是快銷式農(nóng)家樂,僅僅用勞動換取一頓飯。

大華回歸,《向往的生活》第三季收官,這一季都有哪些槽點?

3、節(jié)目無新意

無論是什么,都應(yīng)該學會與時俱進,但本季節(jié)目我們似乎看不到進步。在前兩季節(jié)目中,蘑菇屋的成員是真的窮,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的努力才可以完成:插秧換錢、掰玉米換錢、干活換啤酒喝。

這種真實的農(nóng)村生活讓我們更加了解所得必定需要付出,但本季節(jié)目中,蘑菇屋似乎不再為錢發(fā)愁了,甚至蘑菇屋透漏著一股詭異的富有氣息,每一期大家來吃個飯,然后離開,嘉賓們嘻嘻哈哈做著輕松的活,卻讓我們感覺不到嘻嘻哈哈的氛圍了。

大華回歸,《向往的生活》第三季收官,這一季都有哪些槽點?

4、初心不再

有很多期節(jié)目,都在強行煽情,動不動就回憶、傷感、懷舊,但我們看節(jié)目的初衷,不就是為了能夠開心一笑,得到放松嗎?強行懷舊,感動的并不是觀眾,而是嘉賓自己。粉絲都忍不住抱怨:少點雞湯、多點生活。

大華回歸,《向往的生活》第三季收官,這一季都有哪些槽點?

5、缺少“生活”

第一季雖然有不足之處,但卻能夠讓我們看到真真實實的生活,第二季稍微走向商業(yè)化,代替宣傳,但仍然有很多精彩之處,笑點多多。

但本季卻缺失了生活氣息,我們看到的僅僅是作品宣傳和黃老師、何老師的“力不從心”,妹妹張子楓性格靦腆內(nèi)向,哥哥彭昱暢畢竟年齡還是小,黃老師每天的任務(wù)就是為大家做飯,可這并不是個輕松活,何老師便承擔了活躍嘉賓的重任。對蘑菇屋的成員來講,這似乎變成了一種任務(wù),而不是真正的去過向往的生活。

大華回歸,《向往的生活》第三季收官,這一季都有哪些槽點?

一味追求播放量、不斷商業(yè)化搞宣傳,必然會失去那些我們珍視的情感。下一季《向往的生活》,期待變得更好。文/余偉

  

評論0條評論)

全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