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2023-11-01 14:01來源:據說娛樂 分類: 電影收藏
時光撰稿人 | 崔汀 用迷影的心來寫電影。

今年,懸疑片成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寵兒。

張藝謀執(zhí)導的《滿江紅》以45億元的票房成績,暫列本年度票房冠軍。崔睿、劉翔執(zhí)導的《消失的她》以36億元的收入,名列今年暑期檔亞軍。

張藝謀之女張末執(zhí)導的懸疑片《拯救嫌疑人》原定11月3日公映,影片提前點映之后反響不錯,片方決定提檔至11月1日公映。

這部翻拍自韓國電影《七天》的作品,到底成色如何呢?

《拯救嫌疑人》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觀眾請坐穩(wěn)

《拯救嫌疑人》的懸念設置是案中案、連環(huán)局。

影片中涉及兩宗案件,分別是:梁昕苑(包上恩 飾)奸殺案和幼女恩恩(王弋萱 飾)綁架案。

兩案中的受害者本無關聯,但是恩恩的媽媽陳智琪(張小斐 飾)是一名律師,她被人以女兒的性命相威脅,強迫她為梁昕苑一案的被告丹溫(洪浚嘉 飾)進行無罪辯護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但是,丹溫一審已經被判了死刑,二審要實現無罪辯護,簡直天方夜譚。

陳智琪為了女兒,不得已一邊為丹溫找尋有利證據,一邊設法和綁匪周旋,疲于奔命。

《拯救嫌疑人》以雙案并行的方式推進,兩宗案件互為糾纏,懸念不斷疊加。

觀眾無形中代入了陳智琪的思維,面對鐵證如山的兇殺案,如何從蛛絲馬跡中找到能為丹溫洗脫罪名的證據?

綁匪步步緊逼,怎樣才能保證女兒能安全歸來?

《拯救嫌疑人》是典型的“文戲武拍”。

影片中的動作打斗場景雖然不多,但是全片帶給觀眾節(jié)奏感強烈、正邪雙方較量白熱化的觀感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影片中的緊張氛圍感從恩恩被綁架的那一刻驟然升起,直到結尾的真相大白才稍稍松弦。

陳智琪如同是踩著鋼絲過刀山,稍有不慎就萬劫不復。

影片牢牢扣住“母愛”這個情感主題。

陳智琪為女兒奮不顧身的行為,以及女兒對母親的無限依賴和信任,將母愛的能量盡情釋放,實現與觀眾的情感共振。

觀影的整個過程中,觀眾像是坐上了一輛跑車,司機(導演)一腳油門踩到底,讓劇情始終處于高速推進狀態(tài)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《拯救嫌疑人》本質上是一部主人公與時間賽跑,拯救至親性命的故事。

丹溫的二審還有7天開庭,陳智琪這一場辯護的勝敗,關系到女兒和丹溫這兩條性命。

影片沒有廢戲,雙案并行是故事主干,編劇還加入連環(huán)局的設定。

丹溫案件背后還牽扯到第三個嫌疑人,這名嫌疑人有高官撐腰,他們見陳智琪一步步接近真相,暗中做局,想置她于死地。

《拯救嫌疑人》將懸疑和犯罪兩大類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,陳智琪揭開的懸念越多,她看到的犯罪真相越是觸目驚心。

片中的懸念劇情沖突猶如俄羅斯套娃,觀眾以為已經看到了真相,其實只是看到真相的外殼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《拯救嫌疑人》帶有商業(yè)爽片的屬性,案件錯綜復雜略燒腦,但敘事條理清晰,人物目標明確。

觀眾跟隨著陳智琪腳步,在重重迷霧中剝繭抽絲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導演張末銀幕“成年”了

導演張末是張藝謀的女兒,這個光環(huán)讓她剛一進入電影界就備受矚目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張末(左二)和張藝謀

張末的第一部導演長片是奇幻愛情片《28歲未成年》。影片講述28歲的女主角準備和男友結婚,但女主突然穿越回到了17歲的年紀,開啟了一段新的生活。

張藝謀初任導演時,主攻文藝片,《紅高粱》《菊豆》等片在國際上連連獲獎。

導演張末專注于商業(yè)片創(chuàng)作,她的《狙擊手》(與張藝謀合導)、《拯救嫌疑人》都是市場定位明確的商業(yè)片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父女倆在創(chuàng)作初期階段,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道路,這與時代環(huán)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。

張藝謀導演發(fā)軔于1980年代末,正是我國改革開放之初。國外的文藝作品大量涌入,國內的文藝作品開始走出去。

張藝謀以先鋒的手法拍攝了抗戰(zhàn)背景影片《紅高粱》,技驚四座,奪得柏林電影節(jié)金熊獎。那是一個文藝當先,商業(yè)居次的創(chuàng)作環(huán)境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張末導演首部作品完成于2016年,處在電影市場高速發(fā)展的階段。我國此時的商業(yè)片創(chuàng)作日趨成熟,文藝片的市場空間逐漸狹小。

張藝謀導演在這個階段也在拍攝《長城》《影》一類的古裝大片,但是他努力在商業(yè)與文藝之間找尋平衡。

張末導演以商業(yè)片開啟創(chuàng)作道路,順應市場潮流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《28歲未成年》完成度還算工整,但是影片作為一部“小妞電影”,缺少令人驚艷的神來之筆,沒有留下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和表演,只能算是及格水平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后來的《狙擊手》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贏。

影片是張末和張藝謀聯合執(zhí)導,父親的光芒顯然蓋過了她。

不過,張末與父親的這一次難得的合作,讓她吸收了豐富的導演創(chuàng)作經驗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《拯救嫌疑人》標志著張末的導演技法走向成熟。影片在敘事節(jié)奏、場面調度、鏡頭剪輯、演員表演等方面,都有長足的進步。

影片雖然是一部翻拍之作,張末依然表現出自己的創(chuàng)作風格,讓中國版在劇情和表演方面煥然一新,更適合中國觀眾的口味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《拯救嫌疑人》不是一部單純追求商業(yè)化的作品,觀眾能在影片中感受到濃烈的母女情感,以及看到懸疑類型片的創(chuàng)新探索。

張末從《拯救嫌疑人》開始,她的電影創(chuàng)作“成年”了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翻拍電影是走捷徑嗎?

國產片翻拍外國電影,已經成為當前的一股創(chuàng)作趨勢。其中,翻拍犯罪懸疑片成為首選項,喜劇片、愛情片的成功率較低。

譬如我國翻拍好萊塢的愛情片《我最好朋友的婚禮》,舒淇、馮紹峰領銜主演,內地票房僅報收3741萬元。原版影片中的笑點和人物行為,具有強烈的本土色彩,移植后水土不服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犯罪懸疑片聚焦的是反派人物的犯罪行為,批判人性之惡,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德標準。

影片中的人物沒有不可替代的地域特征,改編的難度相對較低。

觀眾總會發(fā)出疑問:“國內沒有好劇本了嗎?為什么總是要翻拍國外作品?”

但商業(yè)片的制作始終有巨大的風險。電影公司選擇一部有成功先例的劇本進行翻拍,必然會降低電影的市場風險。

實際上,導演和編劇對原版劇本的改編創(chuàng)作,工作量并不亞于一次原創(chuàng)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《拯救嫌疑人》將一部韓國電影劇本拍成國產片,電影成片可以看出劇本經過脫胎換骨式重塑。

原版電影的劇情主干保留之外,人物的性格、劇情的轉折點、甚至是每一句臺詞,都經過重新創(chuàng)作。

譬如《拯救嫌疑人》中的恩恩在被綁架時,她的電話手表遺落在現場。

這塊手表在片中成為重要道具,幫助案件實現重大突破。原版電影于2007年上映,片中并沒有出現電話手表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再有,《拯救嫌疑人》中梁昕苑的媽媽林淑娥(惠英紅 飾)這一角色,她在原版電影中戲份極少,并且表露的情感相對單一。

新版中的林淑娥呈現出立體化、復雜化的形象,她與陳智琪構成了片中“母愛”主題的共同承載者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女兒是林淑娥的全部,林淑娥是女兒的依靠。片中,母女倆雖然陰陽兩隔,但是林淑娥表露出的真摯情感,以及萬念俱灰的精神狀態(tài),讓“母愛”主題進一步升華。

張小斐飾演的陳智琪,與原版電影金允珍飾演的劉智妍,兩人角色的共同點是剛強堅毅,不同之處來自于演員自身的氣質。

張小斐演繹的是知性女性,陳智琪眼神中帶著暖光;金允珍演繹的是霸氣女律師,氣質中多一分冷艷。

女性復仇大戲,張藝謀女兒新作夠狠

《拯救嫌疑人》作為一部中國電影,可以讓中國觀眾更貼近感受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。

影片背景雖然設定在東南亞的國家,但是以華人群體為主要人物,仍然可以讓觀眾對故事產生近距離之感。

憑此種種,《拯救嫌疑人》具備了在內地市場興風作浪的實力。影片票房會沖到哪一檔高點?我們持續(xù)關注。

-END-

  

評論0條評論)

全部評論